爱汇查外汇基本面中的浮动汇率制是什么?

时间:2024-07-01 01:15:13来源:外汇资讯app 作者:百科

浮动汇率制是什么?

浮动汇率制又称为自由浮动汇率制,是指货币兑换率由市场供求决定,政府不进行干预或者只在必要时干预汇市,使得汇率波动在一定的范围内。在此制度下,货币市场的基本面对汇率的波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

浮动汇率制的历史

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,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制度逐渐向浮动汇率制转变。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,美国和其他国家结束了把货币与黄金挂钩的做法,开始实行自由汇率制度。

随后,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浮动汇率制。然而,在某些情况下,政府仍然会干预外汇市场,在特定时间内干预外汇市场,以维护本国货币的稳定性。

浮动汇率的影响因素

经济基本面是决定浮动汇率的主要因素。因此,与经济相关的重大事件,例如通货膨胀、利率、政府政策变化、国际贸易等都会对汇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
此外,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,例如各国商业银行、跨国公司、投资银行和基金经理等。当外汇市场参与者认为某种货币可能会升值或贬值时,他们可能会采取行动来实现这一预期。

浮动汇率带来的利弊

优点:

1. 可增加经济透明度。政府不会干预汇率的浮动,这意味着市场参与者可以更加自由地在供需变化下操作,有效地反映市场信息。

2. 健康竞争。在自由浮动汇率制下,货币的相对价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,货币贬值会提高外国产品的价格,同时减少对进口货物的需求,这共同为本土生产商的竞争提供了机会。

缺点:

1. 不稳定性大。浮动汇率制度下,汇率波动大。当汇率剧烈波动时,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,进而使本国企业倒闭和经济活动受到损害。

2. 操纵汇率。有些公司或机构可能会操纵汇率,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。如果操纵汇率的力量更大,那么国际经济就会受到更大的影响。

结语

总之,自由浮动汇率制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货币制度,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和挑战。政府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和干预市场,但对于影响到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的事件和冲击的情况下,政府也应该尽可能地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。

相关内容
推荐内容